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一极两市四区” ①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稳中提质。科学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沉着冷静,有效施策,促进了经济逆势增长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5.9亿元,增长11.5%,增速全市第一。实现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9亿元,增长20.1%。完成财政总收入15.35亿元,增长29.6%,增全市第,总量全市第。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1亿元,增长38.2%,增速全市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23.3亿元,增长29.7%,增全市第消费品市场保持旺盛势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7元,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二)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向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全年民生投入15.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圆满完成90件民生实事。医疗卫生投入前所未有。筹资7000多万元回购并改造县人民医院,总投资2.6亿元的第一人民医院开工建设,结束了龙南长达11年没有县级公立医院的历史。开工建设8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业务用房项目。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万人比列全市第四,高中教育质量稳定在全市第一方阵。筹资9667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教育项目37个,办学条件明显改观。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18所公办幼儿园建成开学,新增幼儿园学位3000多个,入园难问题有效缓解。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综合评估。着力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本完成,新建、维修8377户,累计改造3.14万户470套棚改安置房加紧建设,开工建设1241套县城保障房,统建1100套乡村保障房,其中免费提供给“四类”人员310套。率先在全省启动移民搬迁进城进园试点金塘花苑”基本封顶,完成1165套住房摇号分配工作,“新圳花苑”顺利推进。开启“租售并举”新模式,以每平方米1481元的低价,将200套保障性住房销售给低收入群体。筹资1800多万元,对黄沙管委会采煤塌陷区5个自然村163农户实施整体搬迁。实施农饮工程14个,全面解决11.7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投入2500多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解决51个村小组低电压问题。出台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筹资5000万元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32542名被征地农民身份得到认定,4804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参保缴费手续。代课及见习岗位教师、村干部工资待遇大幅提高。

(三)改革振兴步伐加快抢抓机遇,善谋实干重大政策项目加速落地,振兴发展平台更加实。全年争取国家、省市层面改革试点19个,争取项目391个,下达计划无偿资金11.8亿元,实到资金11.07亿元。10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19亿元,同比增长54.61%。海关总署和国家食药总局对口支援方案先后出台实施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纳入全国首批9个县级试点之一。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发展规划》成功获批南昌铁路、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支持赣深高铁在龙南设立较大站点。撤县设市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征求意见,申报工作进入审批环节。举全县之力加快打造国家级一流经开区,投入近10亿元实施园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个,平整土方1200亩,新建园区道路12公里,铺设工业污水管网26公里。《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规划(2013-2030年)》完成专家论证,深商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概念性规划完成修编。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全面启动,陆路口岸作业区项目加紧推进。新晶钛业、天清再生资源、鑫坤新材料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市重点调度7项目全部注册和进资,并已有一半以上项目投产。

(四)转型升级提速增效始终把产业升级作为发展升级的核心,注重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引进投资总额3.5亿元的恋伊工业、投资2亿美元的风能发电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8418万美元,增长16.35%。全面推行区县领导和部门单位结对服务企业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办证、供水供电等问题。举办政银企座谈会7次,通过“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融资平台,帮助绮都、鑫辉等41家企业解决融资6.55亿元。评为全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龙钇重稀土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雪弗特、顺德明辉4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汇森家具获得2014年“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被列为首批省级20个工业示范产业集群。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达到8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全市第二;主营业务收入226.7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用电量达到8.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6%。实现出口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93.86亿元,同比增长11.6%;贷款余额63.58亿元,同比增长22.3%,存贷比达到67.7%。龙南旅游产业被列为全省35个重点旅游产业集群之一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5亿元。

(五)城乡发展活力迸发。次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产城互动格局全面拉开、多点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精心实施111个城市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7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97个百分点,达到46.24%城乡规划更趋完善《龙南都市区规划》以及老城区、东湖新区、里仁片区控规通过专家评审,编制完成环卫、燃气专项规划以及石人片区控规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完成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镇区控规编制。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石人产城融合示范区取得突破性进展,金塘大道建成通车,金塘农贸市场已经竣工,高品位住宅小区初具规模,体育中心完成方案设计。龙洲路网基本形成,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动工兴建,“宜居花园”项目全面竣工,龙洲片区初显雏形。金虎路西段、金塘大道等8条市政道路建成使用,新都大桥基本完工,濂江南岸污水管网工程开工铺设。县城河堤防洪工程加快建设,迎宾大道景观绿化、柳荷湾园林景观、金鸡寨公园全面建成,城市生态景观更加和美。深入推进“三城同创”,城市管理长效管控机制逐步健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全县流转土地3.48万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30家。编制完成《龙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筹资1480万元,全力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战,保障了脐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4年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全面开工,改造总灌溉面积2.5万亩。深入实施集镇建设提升工程,杨村镇、龙南镇分别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江西百强镇。充分考虑各类村庄的产业、风土人情等资源条件,合理定位、分类指导,63个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点各具特色。安排县级配套资金302万元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里仁镇新园村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57个整村扶贫推进点成效显著,减少贫困人口7910人。小武当山、程龙生态综合旅游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实施,九连山旅游规划编制和客家围屋申遗大力推进。龙南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着力繁荣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成功举办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了寻找“最美龙南人”大型公益活动。五里山、里仁粮食中心库维修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升,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社会保障持续扩面提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各项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和老龄工作迈上新台阶,社会福利幸福园、里仁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救急难”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植树造林3.26万亩,筹资1亿多元实施无主尾矿库、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省发改委明确将我县列入《江西省东江源源头生态保护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评价为“变”。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其中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0%开展常态化24小时武装巡逻大力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处置3·28”关西龙卷风、大罗煤矿“5·1”局部透水涉险事故、石峡山水库因持续干旱造成县城部分区域供水紧张等突发事件。

(七)政府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政府领导班子收集487条意见建议全部整改到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经费支出,公务接待、外出考察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下降18.85%。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强烈的农村垃圾处理省聘乡镇涉农站所人员工资由差额拨款转为财政全额拨款村组干部待遇等问题得到妥善办理,新修农村公路104公里,完成535国道东江至汶龙段、龙关公路、105国道东坑段等路面修复改造。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76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54%政务公开深入推进,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2469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衔接上级取消下放审批事项214项,市级委托审批事项15项,取消审批事项146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拆除违法建筑9747平方米,清理闲置用地1563亩。大力开展干部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清理人员27名。强化效能监察,严格实行扣分预警和效能责任追究,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审计、统计、人事人才、国防动员、兵役、物价、档案、供销、烟草、工商、邮政、广电、通讯、质监、盐务、气象、人防、县志、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盘点一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龙南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产业层次不高,带动性、支撑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不多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进入偿债高峰期;四是一些群众的利益诉求还没有解决到位,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五是政府效率还不够,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认真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推进法治龙南建设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定力,善作善成,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深入推进“一极两市四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201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县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贯彻总体要求,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理性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千方百计打通、破解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努力争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1、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进政府自我革新,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放、接、管”工作,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建立完善网上项目并联审批系统和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公平对待外资内资、国企民企等市场主体,使企业更加公平地开展竞争,市场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深化“先照后证”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做大做强城投公司,赋予更为宽松的自主经营政策,努力在推行PPP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做活自主开发业务上取得新突破。

2、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更加注重对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运行监测和分析调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促考核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加强对项目履约情况的监督约束,继续加大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扎实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强化税源财源监管,确保应收尽收,保障民生和各项刚性支出需求。切实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逐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3、牢牢把握投资关键。深入挖掘《若干意见》政策红利,充分利用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优势,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扩大实物工作量。全年争取无偿资金12.5亿元以上,争取用地指标2000亩以上。加紧跟踪推进撤县设市、赣深高铁设站、火车站改造升级、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大项目和政策,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发挥重点工程支撑作用,全年安排重点工程项目98个,总投资120.6亿元,其中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2.7亿元。注重激活财政沉淀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重点工程招投标、资金、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建设人民放心满意工程

(二)全力以赴推动发展升级

坚持区县共建,强化平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1、做大做优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完善经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编制会龙、金塘、大罗以及新圳工业园拓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编制新拓展空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千方百计保障土地供应,年内新征储土地2000亩以上。加大经开区建设投入,完善园区路网,完成园区污水处理、燃气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生产和生活设施配套水平。推进龙南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加快建设龙南陆路口岸作业区,构筑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平台。运用经营理念建设园区,完善投融资机制,支持经开区通过社会资本特许经营、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群策群招商商。推进精准招商继续推行组团招商、驻点招商,完善产业招商图谱,注重择商选资招大引强,精心组织重大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完善招商政策,全面清理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优惠政策。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深化“五个一”帮扶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服务,优选20家成长性高、带动力强的企业重点培育。推动新正耀、汇森、普惠精工等企业上市。

3、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加快发展稀土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现代轻工、食品药品四大主导产业。围绕筑造稀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深化与赣州稀土集团战略合作,推动龙钇高性能技术材料、铨通金卤灯、南裕稀土等项目尽快投产、达产达标,扎实推进国家级龙南发光材料及稀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印刷线路板和印刷电路板的核心吸引力,着力引进LED、手机、家电等终端电子项目,建成投产电子科技、西多利实业项目加快泰盛电子、怡高马达项目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提升现代轻工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汇森明达、恋伊工业、保升装卸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品牌转型,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市发展加工贸易的领先地位加快推进隆南药化、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抓紧规划建设食品药品产业园。年内力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8.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10

4、精心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核心增长极的支柱产业,以多元化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为撬点,构建要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建设具有龙南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域外金融机构,支持驻县金融机构发展,促进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及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顺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促进现代物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因地制宜建设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提升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示范带动“三南”城镇组团发展。

1、重点突破加快产城融合。按照“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完善一片、繁荣一片”的思路,突破重点区域,稳步推进城市组团扩容。着力打造石人产城融合示范区,竣工“阳光龙苑”项目,开工建设体育中心、玉岩卫生院,完善教育、商贸、休闲等配套设施,探索实践“产城互动、宜居宜业”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加快繁荣龙洲片区,全面完成龙洲路网建设,开工建设滨江路及生态景观工程、新杨大桥,启动移动枢纽大楼项目,稳步推进商业地块开发。加快繁荣龙翔片区,着力建设东湖新区,科学谋划、稳步推进职教园区建设。

2、完善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坚持规划先行,配合完成《龙南都市区规划》编制,启动桃江、杨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编制完成地下管线、消防、广告等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推进交通设施内通外连,开工建设金龙大道和金龙大桥,联通环城道路,畅通金塘大道、新都大道。启动火车站站前大道、龙昌路、龙翔大道等市政道路改造和提升工程。加快演教寺桥、中山桥危桥改造步伐,确保年内竣工通车。提升县城能源、水利保障水平,开工建设110kv 杨坊输变电工程、220kv临塘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管道天然气工程,启动实施县自来水厂5万吨/供水扩容工程、石峡山水库改造工程,加快城市防洪堤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五星级酒店、汽车贸易城,新建一批公厕、农贸市场等便民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3、精细管理打造宜居城市。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公园绿地、文化休闲等设施,增加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继续开展小街小巷改造,完善公共停车设施,优化市民出行、生活、休闲环境。深入开展渣土运输、占道经营、卫生死角和乱停乱放等综合整治,加强公园、广场及市政设施的管理维护。强化交通组织管理,确保高峰时段、重点区域道路畅通安全。大力开展“三城同创”,引导市民共同呵护美丽家园,年内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第五届省级文明城市。依法推进拆违控违工作,切实增强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筑管控力度,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城乡一体、以城带乡,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产镇村相互融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1、加快引农进城进园进镇。统筹考虑城乡人口、资源、设施布局,充分尊重农村群众意愿,引导农村群众向县城、集镇、中心村、自然村梯次集聚。全力加快金塘花苑新圳花苑项目建设,为引农进城进园提供载体。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户籍、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完善圩镇和集中建设点的道路、管网、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集镇提升工程,抓好杨村全国重点镇、里仁市级示范镇建设,推动其它集镇扩容提质。坚持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因地制宜推进58个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点,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休闲基地、游乐基地。

2、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鼓励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承包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适度流转,全年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20个以上,完成土地流转4.2万亩以上。培植壮大花卉苗木、脐橙、无公害蔬菜、茶叶、特种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力争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持续打好柑橘黄龙病攻坚战,保障脐橙产业健康发展。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现代农业对接二产、连接三产,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驰名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加快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成杨村、武当等项目区农田灌溉改造。实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道微灌面积7000亩。

3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严控粉尘废气排放。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大水资源环境整治力度,强化垃圾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快建设东江工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启动中心镇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划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坚决把好项目准入,严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万元GDP能耗下降5%以上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行动,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4%以上,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加大环境保护巡查、监测、执法力度,严格管控重点区域和领域,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五)持续加大民生投入

增强民生责任与担当,坚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改革扶贫开发方式,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确保精确帮扶到户到人。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等多措并举,一对一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支持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级定点联系单位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设立扶贫爱心基金,建设社会扶贫信息网,构建“大扶贫”格局。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实施扶贫对象贷款贴息政策。力争年内减贫5500人以上。

2全力攻坚医疗卫生。推进“三医”一体化改革,破除以药补医的旧机制,推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并轨,让城乡居民公平享受医保政策。加快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加大县人民医院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年内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继续推进县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疾控中心检验大楼项目建设加快里仁、武当、渡江、东坑等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职工周转房的新建或改建步伐。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现群众就近就医。多渠道充实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医技人员培训,探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薪酬机制。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

3巩固提升教育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城乡教育网点规划布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实施14个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新增公办幼儿园15所、改扩建中小学9所,增加学位4200个,着力解决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加快推进龙南思源实验学校建设,确保今年秋季建成开学。基本建成夹湖、程龙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推进里仁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启动石人片区公办学校建设,完成龙南中学体艺馆主体工程。夯实高中教育基础,争取在培尖培优上有较大突破。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教中心、实训中心项目建设,增强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加大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力度。

4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新建保障性住房50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700套。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收尾工作。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扩大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稳定新农合、新农保的参合率和参保率。抓紧推进社会福利幸福园、老年公寓、老年人文体中心、里仁镇敬老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项目建设。筹资1820万元,新修70公里农村通组公路。加快实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程,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完成文化馆、歌剧院、图书馆、电影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群众性文体场所的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推进革命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农机、水文、兵役、档案、供销、烟草、人防、邮政、广电、通讯、质监、气象、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

5建设和谐平安龙南。继续发挥好原籍干部、妇女、应急处突三支队伍的作用,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扩大“天网”覆盖面,建立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应急宣传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六)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1、以法治思维履行政府职能。增强公务人员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时效和实效。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矛盾化解的合法性审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以实干定力开拓发展境界。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践行执政为民工作宗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问题,恪守“三严三实”,促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求实效,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切,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以实干作风取信于民,以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大力倡导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建立健全工作部署、检查落实、监督反馈等工作制度,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龙南未来发展。

3、以廉洁从政塑造良好形象。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11和省市相关规定,扎实做好公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改革和清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从政治政,严格效能问责和岗位绩效考核,大力整治“庸懒散”,保持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兴发展新局面,为201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一极两市四区”: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即把龙南打造成为赣州南部核心增长极、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粤边际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全省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首选区、赣粤边际生态文明示范区。

2、“四类”人员: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享受政策补助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革命烈士子女”四类人员。

3、“新三板”: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挂牌企业,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国性的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

4、“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5、PPP模式: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

6、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7、“五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对企业实施的“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跟踪服务机制。

8、“三南”城镇组团:《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筑“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体系,其中“三南”城镇组团是以龙南县城为核心,推进与全南县、定南县融合发展。

9、 “三医”一体化改革: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

10、“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1、国务院“约法三章”: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相关文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