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探索国有景区“三权”分置。通过专业团队科学评估国有景区运营市场价值,厘清职权、理顺机制,探索运用合资经营、保底或浮动分成的运营新模式,多渠道引入国内龙头景区运营商,让景区轻装上阵。栗园围、岗上围屋群、阳明心谷等景区分别引入新疆西帕集团、广东东林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运营商,打造“天下客家”演艺小镇、历代钱币、古玩展馆等旅游业态场景,推出畲族娃娃、龙南漆器、客家织带等新潮旅游产品。今年以来,龙南累计接待游客508.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73%、19.05%。
二是做活文旅产业“共享”经济。通过创新“村民出租空房空地,政府打造景观环境,业态入驻自主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招引文旅、民宿等方面的人才、主体加盟,鼓励乡贤、青年人才返乡参与民宿经营,集聚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旅游要素,组建多个以民宿为核心的主题式乡村旅游复合体,培养花栖迟、茶予栖、梨树下、岸香馆、陌野上居、枕溪民宿等一批本土民宿品牌。今年以来,实现乡宿产业综合收入3.82亿元,带动1.1万余名群众受益。
三是积极开拓文旅市场高校板块。策划“龙南文旅局长高校摇人”、深圳大学非遗进高校展演及文旅推介等宣传营销活动,精心打造烟园围、阳明心谷、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黄道生骑楼老街等红色研学游精品线路,坚持“谁签约、谁对接、谁负责到底”原则,全程为签约合作高校旅游消费团体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今年以来,接待千人研学大团2个,通过旅行社带动引进40余家旅游消费团体。举办“围屋之都·山水龙城”全国高校大学生微拍龙南活动,60多所高校、305名大学生在龙南采风创作,发动龙南籍大学生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新媒体宣推活动,进一步开拓高校青年游市场。
相关文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