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乡镇信息公开目录>城市社区管委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城市社区管委会关于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访问量:

一、发现的问题

由于社区发展基础较好,目前内部各项事务运转有序,未出现冲突激烈的矛盾,但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社区日常事务繁重。主要表现为三多:一是行政事务多。据统计,行政性事务占社区工作总量的75%左右。社区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创文创卫、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经济普查、安全生产等行政事务上,已成为一个微缩版的政府,社区干部“疲于应付”,行政事务过多导致社区自治功能弱化。二是创建达标多。由于各级针对社区的创建任务名目纷繁,文明、卫生、文化、民政等创建均指令性任务和要求,社区忙于搞创建,并且是哪个任务紧就突击完成哪个,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三是考核台帐多。社区工作每年都有多项检查评比,有些部门的考核方法流于形式,事事要求立台账。社区干部的精力用于建立各类台帐,填写各种报表,客观上挤占了开展和推进社区治理的时间。

2、社区治理力量不足。由于社区本身负担过重,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参与人群以老年人、女同志、退休人员为主,作为社区成员主体的中青年群体鲜少参与。而且居民参加的活动,真正涉及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层面的事务较少,因此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度有限。同时,社区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实施。物业公司、业委会及有关辖区单位等,由于体制、资金等原因,各干各的事,联动机制不健全,使其在参与社区治理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社区治理相对滞后。目前,文化社区处于老城区,社区建筑多为老、旧、杂,居住群众中有较多的租住户,几乎没有物业管理等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小区外来人口融入、本地居民农转非过程中出现的生活方式转变、调整以及乱搭乱建、乱种乱养等小区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社区在经过多次集中整治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逐渐表现出了对问题解决的畏难情绪。

二、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社区在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是由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只有多方探索,大胆革新,才能适应辖区成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样、思想观念多变的现状,从而突破“瓶颈”,补齐“短板”,才能破除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1、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转变政府职能,变微观管理为宏观指导,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参与,实现由领导、管理到指导、服务的角色转变,在明确社区的性质、地位、职能及其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社区事务准入登记通报制度,将社区所承担的事务按月在管委会层面进行汇总,并向上级部门进行通报,从严控制准入的项目和程序,实现社区日常事务的“减负瘦身”,从而有效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和主观能动性。

2、深化宣传引导,推进社区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社区网站、宣传栏、QQ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组织开展符合不同人群特点的知识讲座和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等,大力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同时,强化“共治共享”理念,以召开街道中心组学习会、社区事务恳谈会等为契机,重点面向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包括新居民骨干,以及相关辖区单位、部门等负责人,将宣传教育与研讨研究相结合,树立主体意识、公共意识、协作意识,形成社区事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总体导向。

3、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社区成员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要因地制宜,打造一支公共意识强、能力突出的队伍。积极拓宽社区治理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通过动员社区党员、大学生、专业人士、沿街商户以及辖区单位等,建立有关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文明卫生创建等志愿者队伍,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

相关文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