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乡镇信息公开目录>龙南镇政府>概况信息>市政府部门介绍

龙南镇红杨村村情概况2023

访问量:

龙南镇红杨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村情

(一)村情概况

红杨村位于龙南镇北端,东接红岩村,南临井岗村,西连桃江河,北靠全南县龙下乡,距县城约4公里。全村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总户数1046户,3223人。村小组17个,分别是新王屋小组、陈屋小组、魏屋小组、岩背小组、向阳小组、自力小组、金和小组、东风小组、新温小组、寨下小组、大王屋小组、王沙坪小组、新居龙小组、迳口小组、新围小组、赵屋小组、下红旗小组。主要产业为水稻、蔬菜螺旋藻以及乡村旅游(归缘岛)

(二)队伍建设

村干部“两委”干部5人,其中女性2人,35周岁以下干部2人,平均年龄38.4岁,大专以上学历4人。书记(兼村主任):温胜阳,13763957535;村委委员:徐东升(民兵连长)18682089585、钟春娥(妇联主席、报账员)15979753969。支委委员:魏光源(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13576739446、徐东升(副书记兼组织委员)18682089585、钟春娥(宣传委员)15979753969、王艳菊(支委委员)19890540426

红杨村17个村小组组长:新王屋小组王春泉、陈屋小组陈军民、魏屋小组魏日健、岩背小组徐河顺、向阳小组林家银、自力小组徐泽陆、金和小组钟树志、东风小组温余昌、新温小组温友发、寨下小组赖永旺、大王屋小组王日庚、王沙坪小组王思、新居龙小组王强、迳口小组王志程、新围小组王小春、赵屋小组赵轩平、下红旗小组王昭。

(三)基层党建

全村下设2个支部(玉太党支部、下杨党支部),党员79人,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22人、女党员15人、老党员9人(党龄满50周年)、流动党员9人。党小组4个,党小组长分别为陈军勇、魏日扬、王定发、王召敏。

(四)低保户贫困户

全村低保户71106人,其中城市低保33人,农村低保68103人。脱贫户50123人,监测户1440人。

二、历史人文

(一)村名由来

红杨,寓意“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1969年由原下杨大队和玉太大队合并,得名红杨村。

(二)姓氏结构

陈、魏、温、王是红杨村的主要姓氏。陈姓,始祖陈胡(满)公(公元前1076-公元前1034年),公元1062年第八十四世魁公带领家室迁往汀州庄(今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而后第八十九世志万公(万三)从福建迁徙至定南半天堂,后迁至龙南。魏姓,始祖毕万,受封魏氏,因长期战乱,魏氏第八十五世,由永丰县华田迁徙到龙南县城十字街。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年),落居下杨坊,繁衍至今。温姓,明正统年间由温善琳之子温才显、温才颖等兄弟六人从福建上杭迁居到龙南。溯源归宗,红杨村各宗族祖先大多是从五湖四海迁徙到本村,有的是商贾、官宦携家室迁徙而来,有的是为了逃避战乱、饥荒而来,有的是从附近县市、乡镇置业于此,各姓氏族人通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今天红杨村的宗族分布格局。

(三)风土人情

窑下山歌,红杨村旧时烧制的砖瓦享誉全县三百余年,具有坚硬不脆、青砖吸水性强、白瓦不易渗水的优点,特别是鸭麻湖的泥,能烧制出质量最好的砖瓦。红杨村民在辛苦的劳作过程中,总结、编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窑下山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窑下文化。如《逗妹子》(唱只山歌到对江,对江妹子花一样。答应让哥亲一口,明日送你新衣裳),《捶泥》(槌起槌落声连声,汗滴化土泥溅身。早日讨得妇娘归,腰驼背痛心亦甜),《夫妻挑泥》(夫唱:扁担上肩两头弯,一肩挑到窑棚边。若问哪来大劲头,郎在后面妹走前。妻唱:油菜开花金灿灿,夫妻双双挑泥团。烧出青砖和白瓦,妹剪花袄郎做衫)等,表达出客家人热爱劳动,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

打靛,红杨村打靛不知起于何时,但止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诗经·采绿》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蓼花开后,一串串紫红色的花,布满田野,惊艳、靓丽而妖娆,引来无数的蜂飞蝶舞。收割的蓝草经水浸泡、打靛(有节奏地连续循环击打、来回推动,让氧气进入蓝草浸泡的水中)、沉放、过滤,得到蓝靛。精制的蓝靛则用于绘画,谓之“花青”。

黄金条,由胡萝卜腌制而成的。在桃江水九曲十八弯的冲击之下,从上游侵蚀而来的大量泥沙,最适合胡萝卜的生长。红杨村村民挑选出最好的胡萝卜,放进桶房,洒上粗盐腌制,待胡萝卜慢慢沁出水份,捞出放到太阳下晾晒,晚上再放到先前的盐水中浸渍,再晒,直到胡萝卜把盐水全部吸收完。最终胡萝卜通体透明有着金黄色的光芒,这就是“黄金条”得名的由来。晒好的黄金条,切成细丝,在清水里浸泡十几二十分钟,把盐分浸淡,捞起滤干水分,放到不放油的锅中把水分煸干,另起锅烧油,放上蒜仁把蒜炸香,再放上干辣椒,再把煸干的黄金条放到油锅中,炒香,配上青红辣椒丝,香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能品尝出阳光的味道。

龙头鱼,红杨村龙头鱼极为稀有,是在龙头滩特殊的自然环境下天造地孕而生的。清同治《赣州府志》载:“龙头鱼以龙南龙头滩得名,形类小舫,长两三寸,冬月乃盛。”它最大的特征是头上嘴角左右各长一条肉须,鱼身银白鲜嫩漂亮。如烘成鱼干,色泽黄灿,手感柔软,散发着河鱼特有的芳香。烹调时配以生姜丝、大蒜、青椒,佐以黄酒、酱油,锅中搅拌之,一盘色泽鲜明,鱼香扑鼻,引人流涎的龙头鱼炒辣椒,就闪亮登台,很快就成了众筷之的。龙头鱼因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价格昂贵,所以只出现在庄重的宴席上,招待尊贵宾客。据传古时龙南官员曾把龙头鱼干作为稀珍礼品进贡皇帝享用。

(四)古迹遗址

龙王庙,位于桃江河龙头滩东岸,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庙殿内有龙王爷像、一对金童玉女像以及“雨、风、电、雷”四大护神的画像,庙柱上刻着“唤雨呼风永驻人间降福祉,镇魔除恶长荫黎庶保平安”的对联,诠释了建庙的初衷。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县旅游事业的兴起,龙王庙香火日增,周边的赣、闽、粤及港澳游人,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祈祷。后来,由于在龙头滩下游五里处筑起了龙头滩水电站,“浪卷江翻千堆雪”的龙头雪浪和神奇的龙王庙淹没在碧净的龙潭湖水之中。

陈屋围,清朝嘉庆年间陈姓开基祖陈彦英所建。陈彦英一路跋山涉水,行至玉石仙岩脚下,见玉石灿烂,华光四射,祥瑞四生。而汹涌的桃江河,在玉石岩脚下冲击出一块大平原,土地平阔肥沃。该地视野开阔,可远眺弹子寨和三江汇流处,与桃江边上纱帽岭也隔江相对,实为风水宝地,遂于此山岗之上建围,从定南县半天堂迁此定居。陈屋围坐北朝南,正面建有上下两道围大门,东边的叫上围门,西边的叫下围门。围门口两边有麻条石,夏日,桃江河清爽宜人的风越过青青的田垄,穿围门而过,村人闲坐于麻条石上,通身凉爽舒坦,聊家常话桑麻,邻里关系特别融洽。而冬日,村人搬张矮竹椅,坐在围墙根下,晒着太阳,悠闲的时光从容而过。陈屋有祠堂三座,分别叫东头厅厦、西头厅厦和老厅厦。西头厅厦是新厅,在围外。而东头厅厦和老厅厦,则是与围门相向而建,东头厅厦是私厅,并非全部陈姓人所有,现已倒塌。而老厅厦和西头厅厦,则是归全部陈姓人所有,现已修葺一新。围屋围墙高达4米,四角有炮楼,炮楼上和围墙上分布着有序散落的十字形枪眼。围屋的后背,有条埂,叫龙埂,生长着许多需几人才能合抱的古松,是陈魏两姓人家的风水林,后来被毁。风水林尽管被毁,陈姓人家依然出了许多人才,有从政的政要,有许多当老师的,从这点而言,陈姓是诗书簪缨之族。

魏屋围,坐落于玉石仙岩脚下,从陈屋后一条小路折拐而进。魏屋围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围屋偏西南方向,依山势而建,前低后高,层级而上,围屋最后栋的房子与前面厅厦门前坪落差约10米,渐次递进的围屋有着一种音韵之美。围屋厅厦为一门三进式,祖厅牌位前书有“钜鹿堂”三字。整个围屋呈长方形,宽约百米,深约五十米,共建有住房14栋,共183间,住有100多户600余人。在一次洪水中,魏屋围的围门和围墙被冲破,后来也未修补,自围墙冲倒之后,原本出了众多人才的魏屋围,更是人才辈出。围墙虽冲倒了一段,但是四角的炮楼还在,特别是处在松树垅山岗之上的两座炮楼,居高临下,看上去格外的雄伟,远望有巍峨之势。

赵屋围,下杨坊片最早的立基地,早在17世纪初(约1602年),赵屋围人在这里辛勤耕种,繁衍生息,世世代代安居乐业,最兴旺时共有30余户140余人,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四周的群山,把立基地拢成一朵莲花般的形状,而赵屋围、山上的梯田和围屋前的黄坑大水库,构成了这朵莲花的花瓣。围屋背靠的青龙山,苍劲葱郁,仿若是水墨画上铺就的一抹浓墨。穿过围屋的矮墙,祠堂前是一个大的空坪,空坪处有树如盖。围门前的黄坑大水库鱼虾众多,后山青龙山绵延至金盆山,山里动植物奇多,忙可耕田渔猎采药,闲可听风看雨读书,褪去世间的繁华,是古人曾经向往的桃源。踏进赵屋围的祠堂极其平常,不显山露水,与两侧高大的炮楼相比,显得极为简朴。从祠堂左侧门厅信步而出,是一个有着两个拱形门的小院落。两个拱形门之间,是青砖砌就的长方形花窗,花窗上七个四瓣花型图案,犹如天上北斗七星。院落里的木门、木窗的四格型繁复雕花,显示出工匠的高超技艺。从围屋后的青龙山上,观整座围屋,呈半圆形,两座依旧完好的炮楼把整座围屋衬得特别有韵致。而黄坑水库,像一面镜子,处于围屋之下。远望,整座围屋呈现出“美人梳妆”之态。

王屋围,处在桃江龙迳口之上的百顷土地之上,距县城5公里,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围内结构严整,布局俱佳,功能齐全,从空中俯瞰,围内结构成一个王字。在围里代代相传,从前有王姓两兄弟,父母早亡,两人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了嫂子,嫂子日日夜夜对其虐待打骂,弟弟为了活命,被迫离家出走。流浪途中,机缘巧合,竟然做了一位大官家的保镖。在一次劫难中,弟弟救了那官员一命。为报答救命之恩,那官员帮助弟弟发了大财。几年之后,弟弟带了几船的财产,欲回老家定居。因念及嫂子凶恶刁蛮,便装成一个讨饭佬,拿着打狗棍,提着装饭的旧竹筒,回到哥嫂家门。果不出所料,其嫂见状,觉得这个穷鬼此次回来是要分其家产,立马大骂,叫他滚出去,永不要回来。弟弟满含着热泪,拄着打狗棍伤心难过而出。在村口刚好遇见在外劳作的哥哥,哥哥见到几年来生死未卜的弟弟落魄而归,抱着弟弟大哭,说宁愿休妻做光棍也要让弟弟在此住下。但弟弟早已伤透了心,看到哥哥如此重手足之情,顺手就把手提的大竹筒塞给了哥哥。然后转身朝桃江边跑去,哥哥担心弟弟安危,提着竹筒紧跟着弟弟。但竹筒太重,他根本追不上弟弟,等他走到江边,看到弟弟上了一艘停泊在桃江上的大船,扬帆而去,远走四川。伤心欲绝的哥哥,打开竹筒一看,竹筒里装的全是金银财宝。为了纪念弟弟,哥哥用这些钱财,按照弟弟所乘船的模样,建了这座围屋。围屋坐北朝南,四角建有四个三层楼的炮楼。祠堂为四进式。俯瞰这只船形围,在绿色的田畴中,沧桑、古老,却不失气势,风吹稻苗,像是航行于茫茫绿海之上,而稻浪成熟之时,这船形围又像是行驶在金色的大海之上。而当洪水来袭之时,这船形围就变成了一艘诺亚方舟,劈波斩浪,护佑着一方苍生。

麻墩庵,又名玉峰山庵,位于县城北面约2.5公里的玉石仙岩西边的矮寨脚下,红杨陈屋围南面。据旧县志记载,麻墩庵始建于明代,由杨坊人唐瑞捐租四十七石,木梓山两块做基金建造,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庵门的对面是殿堂,两边为僧房,庵门坪左右各栽有一株古柏,庵房外面长着许多青翠的茶梓树和梧桐树,庵门坪前面还有一口大池塘,这可能做防火养鱼用的。每年919日是观音佛母出家的日子,庵里会举行庙会,在庵外竖起幡旗,常有大批信徒前来朝拜,热闹非凡。明朝正德十三年,都督御史王阳明平息三浰班师时,曾率信徒游玉石仙岩,小憩半个月。期间他曾抽空到近在咫尺的麻墩庵宣讲心学。邑人庠生赖昕在《谒王文成公祠》一诗中赞扬王阳明在此布道讲学:“阳明讲学记当时,俎豆今为世代师。经济由来遵德性,渊源从此辩良知。辞香手炷感先泽。乔木风高系后思。自有勋名麟阁重,龙文百丈……”。据麻墩庵附近的老人回忆,民国时有位叫康北渝的老先生在庵里办过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后又有县城王与人先生在此办私塾,招收附近杨坊各姓学子入学。教材有《四书五经》、《幼学琼林》、《贤文增广》、写字、珠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人们不再当和尚尼姑了,私塾也变成了公学,麻墩庵从此渐渐衰败了。上世纪70年代,濂江公社选派了一位井岗籍的干部为院长,组建了公社敬老院,后敬老院又迁至禾树下东边新的院址。现在麻墩庵渐渐变得无人问津,破败的庵房成了附近陈姓人的养鸡场。

(五)杰出乡贤

魏屋小组魏明耕(政协原主席)、魏明芳(原教科体局党委书记龙南中学党总支书记)、魏敬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明辉(原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魏家新(监委委员、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魏明来(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魏朋庚(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魏俊韬(桃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魏进阳(江西天工艺筑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屋小组陈京锋(赣州市委巡察组副组长新围小组王加卿(大余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赵屋小组赵明竞(发改委主任)赵荣辉(原档案局副局长)东风小组王召联(公安局交管大队教导员)、下红旗小组王高(人民检察院监所科科长)、迳口小组王小平(福平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和商业精英。

三、自然风光

龙头滩瀑布,位于红杨村西南端,距县城约7公里,沿桃江河顺流漂行40分钟便可到达。途经九曲十八滩,江中危石突兀,两岸时而青山翠竹,时而巨石壁立,江水奔腾不息,波涛汹涌,卷起千层雪浪,蔚为壮观,人称“龙头雪浪”。矗立岸头的龙王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庙内的“龙王爷”和“风、雷、雨、电”四大护神神像,神情毕现,栩栩如生。过庙入阴阳峡谷,穿翠竹曲径,从金盆山上庵“龙井”溢出,汇聚船窝、水迳、龙坑各山沟清泉,恰似一条蛟龙,直向龙头滩奔泻而来,汇聚成百米的五级水濂瀑布,层层叠叠,相连无间,到了五叠悬崖,瀑布象是从天而降,急流冲泻,飞烟喷雾,雪珠溅岩,瀑声轰鸣,震荡山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瀑布下面的仙女石上站着一个婀娜多姿的“龙女”。龙女旁边有个不深的“龙女潭”,潭水清澈透底,相传这是龙女沐浴的地方,顺着石壁冲泻而下的泉水注入潭内,叮咚作响,站在潭边,凉意阵阵袭来,仰望瀑布,只见从悬崖峭壁上依山势折成的五级水帘悬挂半空,足有近百米高。山顶蓝天,树木葱茏,苍鹰旋空,偶能闻到龙坑百年巨桂散发出的沁人心肺的桂香,加上五叠瀑泉,组成了一副奇妙壮丽的山瀑图画。从“龙女潭”旁攀铁架护栏而上,就到了第四级瀑帘下面的“龙潭”。这是个经过亿万年泉瀑冲泻而形成的深潭,直径有十来米。《郡县释名》记载:“以县位居百丈龙潭之南,定名龙南”。传说这龙潭是南海龙太子在龙头滩镇水妖时所居的行宫。至于龙潭是否有百丈深,不得而知。

相关文章

关键字:红杨村,村情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