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乡镇信息公开目录>渡江镇政府>概况信息>市政府部门介绍

渡江镇莲塘村村情概况

访问量:

一、基本村情

1.村情简况渡江镇莲塘村位于渡江镇东北部,村内地势较为平坦,距县城4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集中连片耕地面积2000余亩),林地面积7000余亩。2023年在籍人口2007户5430人,大姓有“曾”“林”“邱”“黄”。建设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全村下辖17个村小组(曾黄、老屋、马头、永莲、三姓、上店、塘背、河边、驳下、黄花、河背、邱屋、上坑、林屋、老罗窝、网型、寨下),

2.队伍建设: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交叉任职的有5人,分别为村党书记陈静(大专学历),村党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民兵连长曾建林(大专学历),村纪检委员曾义平(初中学历),村组织委员吴霞妇联主席大专本科学历),村宣传委员曾会计大专学历)村委委员(大专学历),另有村民政协理员(大专学历)。

各村小组组长分别为:曾黄小组小组长桂林,老屋小组小组长蔡立,马头小组小组长曾广香,永莲小组小组长曾胜添,三姓小组小组长邱赛群,上店小组小组长曾桂生,塘背小组小组长曾腾林,河边小组小组长曾纪朋,驳下小组小组长曾胜平,黄花小组小组长黄建华,河背小组小组长黄和清,邱屋小组小组长邱,上坑小组小组长曾志华,林屋小组小组长林辉茂,老罗窝小组小组长曾胜龙,网型小组小组长曾传达,寨下小组小组长曾东生。

3.基层党建: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3其中男党员117人,女党员26人,满50年党龄13人。

4.脱贫成效:莲塘村为渡江镇两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之一,由市交警支队挂点帮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256人。“十三五”脱贫村、“十四五”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巩固村,驻村单位为龙南市政府办、市广电网络公司两个单位,市政府办联系帮扶干部26市广电网络公司联系帮扶干部8人。

监测对象514,其中曾广财户、陈才华、曾广胜3户经过帮扶,生活好转,已于2023年消除风险;其他2户暂未消除风险,未消除风险的原因是:赖菁、肖丽玲两户因残,以上2户目前主要靠政府兜底保障。

莲塘村设有村级公共卫生室1个(马头新村),蔬菜产业基地2个(宏昌蔬菜基地、马头边的合丰尚品农业公司),光伏扶贫项目2个(曾黄路边,60千伏、40千伏),集中农饮水供水工程4个(马头新村、林屋、林辉进、曾远华),易地搬迁安置点1个(马头新村),乡村振兴点1个(黄花湾),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139810.09万元,今年截止到5月我村的村集体收入为62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22年16777元提高到目前的19000元。

5.低保户数:全村现有低保户数104319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415人。

二、历史人文

莲塘村是由原莲塘村、店下村、中坑村三村合并而来,因原莲塘村境内多水塘,塘中多种有莲花而得名莲塘,三村合并后因莲塘村地处三村中心且人口最多,故一直沿用了莲塘村之名。

(一)历史传说典故

1、祠堂变讲堂,曾氏美名扬。莲塘村曾姓人口最多,为莲塘曾氏开基祖子贵公于元末明初从福建迁来落户于此,延续至今,村内至今完整保留有曾氏祠堂3座,其中曾氏宗祠名曰宝德堂,坐落在莲塘中心地段永莲小组,艮山坤向,始建于明朝年间,已有600余年历史,莲塘曾氏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几经历代重修,如今祠堂建筑面积达八百玖拾多平米,宗祠前后院均有花园,为砖木建筑结构,祠内擎天大柱上书写有家族名人对联,雕梁画栋,宗祠订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既是祭祖议事之处,又是家风家教传教所,平时也是社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目前天天开放。

以莲为源。宝德堂边还有一承公祠,与其祖父祠—宝德堂仅一巷之隔,艮山坤向,属土木结构,分前后二栋,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建筑面积四百八十平方米,历经数百年,于公元1934年初着手重建,相传因族上先祖酷爱赏花吟诗,在祠堂周围开挖了9处池塘并种上了莲花,每到夏天莲花盛开,娇艳无比,如今永莲小组之名和莲塘村之名相传也是来源于此。

以家承训。曾氏宗祠大门镌有一副对联:“春露秋霜崇典范,父慈子孝笃伦常”,对联蕴含着族人对崇先报本、追崇先人的无限深情,进入祠堂,在内门的石柱上还有一副对联:“始祖择莲塘地灵人杰才子乡,先祠朝双峰将相齐全富贵村”,恪守祖训的莲塘曾氏一直秉承着念祖、孝亲、济世、友人、修德、省身、重学、立业、齐家、教子的家训,教育后代勤勉踏实,诚信为人。

以祠凝心。2018年,在上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莲塘村积极响应号召,把有600年历史的曾氏祠堂和旁边的500多年历史的承公祠,改造成为莲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不断充实服务功能。此后,莲塘村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将周边5个村小组撤并成永莲社区,并将办公场所设在祠堂,代办诸如党务、低保申请、新农合新农保缴交、计划生育和农民培训等服务。如今两个祠堂,已经设有孝老食堂、图书室、书画室、午间休息室等13个功能区域,成为了周边群众的最喜欢去的场所,曾氏祠堂实现华丽转身有祠堂变成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后,将曾氏祠堂开辟成了莲塘村新时代文明活动实践中心和老年人“康乐人家”,更好贯彻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更好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家训育世人,家风遗春秋。

1)曾氏家训三字经

念祖。曾氏祖,皇帝嗣;帝后鲧,赐姓姒。鲧子禹,行德治;除水患,功万世。禹封禅,建夏廷;至少康,复中兴。子曲烈,封于鄫;制罾矰,造罾矰。历商周,鄫四封;国力衰,莒灭鄫。太子巫,居武城;重开基,立曾姓。巫曾孙,名曰点,从夫子,志向远;点子参,儒学传。封宗圣,开派源,一世参,二世元,十五世,据公衍,耻事莽,举族迁,安庐陵,曾室蕃。传至唐,宗族旺,珪旧略,分三房,珪吉阳,旧乐安,略南丰,拓八荒,入闽粤,播湘川,伟公后,宗于南,质粹公,建东宗,守武城,祀宗圣,宗圣祖,朝朝尊,宗圣庙,香火勤,曾氏裔,代代荫,叶愈茂,根愈深。

孝亲。子之孝,德之本;本既立,道则生。塞天地,神鬼动;横四海,蛟龙腾。身与体,父母施;发与肤,父母赐,子能惜,孝之始,亲能慰,孝之至。孝父母,养而赡;备鱼肉,调温寒。父母在,享百年;父母殁,往不还。父母爱,喜勿忘;父母恶,惧无怨。养而敬,敬而安,安而卒,莫言难!乐其心,使无忧,悦其志,常抖擞,东海福,南山寿,最难得,乐悠悠。亲有道,子从之;亲有过,子谏之,谏有方,子用之,谏不入,子复之。幼而学,壮而行,莅官敬,临陈勇,功于国,利于众,显父母,孝方终,父母故,悲欲绝,葬以礼,慎勿奢,祭以礼,厚民德,思其恩,弘其业。

济世。天行经,地行义;尊天时,尽地利,天地人,容于一,人乃圣,主神祇。信于臣,可容身;忠于君,可承任;泽于民,可捧心;爱吴邦,志乃伸。亲可畏,子可怒,君可谕,友可助。国长安,身亦福,民长乐,心亦舒。仁为政,国常富;仁为教,国永固。仁虽重,全力赴;道虽远,无反顾。治天下;上行德,下循理,上崇仁,下从义。表心正,众心齐;得民心,得社稷,礼义邦,民凤厚;六合和,序长幼。礼生法,法抑斗;民无讼,国昌久。君子思,不出位;君子行,不越轨。谋诸政,民为贵;事诸国,身尽瘁。国有命,民可托;国有难,民可瀖。富不苟,生不索;死如归,节勿夺。

省身。利思辱,恶思诟,贪思耻,忿思咎,君子德,用心修,日三省,勇自剖,谋省忠,练真功;思后动,论后行,行思言,言思征,无悔言,方可从,交省信,律自身;人不爱,己少仁,人不敬,己未尊;人不信,己无任,传省习,问诸己;闻人善,尔何及?人传道,尔何袭?传道人,尔何以?虑胜气,驱骄纵;骄则盈,盈则倾。事事谦,时时谨;善自省,心自明;朝有过,夕即改;夕有过,朝即改;爱愈深,改愈快;如追兔,唯不逮。苟日新,日日新;每自省,又日新。求至善,在新民;年不复,心常春。闲不善,无大志;独能慎,真君子。十目视,十手指;常战战,勿恣肆。

2)当代家风:善良最重要

古人论修身,就是从善改过,择善而从,善是一切美好的开始,由此可见善良在一个人德生活中所占的分量。

善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德特质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揪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代善文化德几种核心价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生存环境德变化和影响,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诸葛亮集》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很小德好事就不去做。一切善心没有差别,富人行大举固然积善,贫者做微行亦是大德。

善是现代社会家风德“底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德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德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不论是做人实在、心存善念,不贪小便宜,还是与人为善,不出恶言,这些家风德形成,都是“善”德不断体现。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民族德“善”文化,善于从传统中吸取新的营养。不管我们德家风是什么,都应该以“善良”为底色,对己要求,要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待人处事,要心存善念;与人交往,为人和善、乐善好施。

3、耕读育忠孝,地灵出人杰。除永莲2座曾氏祠堂外,还有坐落于塘背小组的简重堂,简重一词,取自《后汉书·孔融传》:“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及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凡人简重则尊严,此贵臣相也。”简重堂为三进二井式结构,入得中厅,见对联一副:“恪守箴规敦诚遵古训,力行孝悌睦族振家声”。左墙上,挂“博学敬祖”牌匾一枚;右墙,则挂了“尊祖福后”的牌匾。上厅另书一联:“忠厚传家克勤克俭承前祖,艰苦创业惟耕惟读裕后昆”。简重堂内,连同堂号牌匾在内,共挂了八块牌匾,此外,简重堂内还有一块清乾隆年间中宪大夫、赣州府知事官员授予的书“义绳前武”的牌匾,连同堂号牌匾在内,祠堂内挂了八块牌匾,在客家祠堂确实少见,从中可见莲塘曾氏之盛。

此外,莲塘林屋七月十四过中元节的习俗也有别余常,相传古时福建闽西永定洪坑有林氏两兄弟,分居洪坑、岩太两地,为报老母养育之恩轮流奉养,议定端午、重阳、中元三节提前一日在洪坑母亲处过,以尽孝心,莲塘林氏传自福建,也延续了这一习俗。正是由于恪守耕读传家的组训,莲塘村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人杰,开基先祖子贵公,年26便高中进士,先后在闽、赣、湖、粤为官多年,明宣宗年间秉笔太监曾铭,钦赐提督东厂司兼礼部奉诏出使边疆,御赐缎金身像一幅附葬金陵紫金山,清朝江西光绪八年江西解元黄英镇也常年在莲塘读书。

4、坣下贞洁牌坊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莲塘曾光耀娶得县城刘姓女子后,小夫妻二人读书耕作,吟诗作对,他们琴瑟和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你侬我侬。情深处,光耀往往颂元管道升曲:"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死同一个椁。"而此时,刘氏女往往置清茶一杯于夫,和上自作一词: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庭园深几许,哪及家国忧。刘氏所作,皆古成名诗词东拼西凑而来,然一女子有此见地,也显见其风范。刘氏劝夫君不要沉醉于儿女情长,要以家国大事为重。

同喜诗文的夫妻俩商议不急于生儿育女,着光耀学业为重。曾光耀说服父母,日夜苦读,终入得国子监就读,时被称作"太学生"。

真考入了国子监,光耀倒犹豫起来,想想家中父母年老,娇妻年少又未曾生育,光耀竟有些不愿离去。刘氏见曰,夫君尽赶放心,家中父母,定当小心侍候,只待你学业有成,吾心自是满足。光耀听得,泪已潸然。当即拜父母,别娇妻,一路北上求学。然壮志未酬身先死,光耀未来得及完成学业,竟病亡。

自光耀求学离开,刘氏女在光耀二个兄长的帮助下,把家中二老当作亲生父母日夜伺候,家中事务也处理得井井有条。二老喜上眉梢,直夸儿媳孝顺,自然也把刘氏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然天不作美,青山含悲,光耀的离逝打破了这个小家的祥和宁静。光耀母抱着刘氏痛哭:我的儿呀,你就这样走了,你叫我怎么办啊?我的女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你说俺娘俩该怎么办啊?刘氏女抺得眼泪,安慰着娘:娘别怕,光耀走了,不是还有二位兄长吗?况且我为光耀之妻,该为之伺奉二老,你就放心,把我当作你二老女儿,我定为我夫为你二老养老送终。曾母听得,更是哭声震天,女啊,你年纪轻轻,我儿就这样走了,叫我们怎对得起你啊。曾母情真意切,刘氏女泪眼蒙眬,说起那一幕,现时的曾家后人仍悲从心生,感慨不已!

处理完闻奉后事,曾家也曾试图将刘氏女当作女儿嫁出,也想为把她当作女儿招个外人入赘曾家,可刘氏女死活不答应。光耀的影子,你侬我侬的恩爱,刘氏女哪有心思容得下别人?再想想家中二老,刘氏女终决定为夫尽孝,终生不再嫁人。曾家二老见其态度坚决,遂让其家兄长闻奏次子过继刘氏名下,由刘氏抚养成人。

刘氏忠贞不二,代夫尽孝的事迹感动乡里,后,由县内具有公信力的人推荐,经官家查证确认,奉旨立坊,曰“节孝”坊。莲塘村店下那边,原立得牌坊一座,“文革”时被毁。现莲塘人重新立得一坊,以彰其先人功绩。

莲塘子贵公四修族谱记载:闻奉,原名光奉字赞魁生于乾隆壬戍年(1742),卒于乾隆庚子(族谱说是庚戍,可能有误)年(1780),配刘氏城内达添公女奉旨旌表节孝给帑建坊生于于乾隆丙子(1756),卒于道光辛卯年(1831)。抚子一:简,系抚入光耀次子。

其夫病逝时,“刘”才24岁,刘氏女死于道光辛卯年,享年76岁,其时也算高寿。

(二)本村乡贤

莲塘村乡贤分别为:空军房地产管理局北京房地产管理处书记曾禾生,赣州市驻厦门办事处主任曾为东,海南省人社厅社保一处处长曾宪文,县政协副主席曾学文,江西省财政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曾纪发,原县政协主席曾昭驹,江苏苏州虹光伟业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虹光,赣州市兴达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源,深圳市江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智雄等杰出乡贤等。

三、自然景观

1.莲塘河畔莲塘村风景秀丽,桃江河穿境而过,在莲塘境内九曲十八弯,河畔风景秀美,三姓小组河边有一有铁砧潭,铁砧潭原名黄鲶潭,相传古时有潭中有黄鲶妖作祟,后莲塘一壮士以铁剑斩妖,至此妖灭潭静,故改黄鲶潭为铁斩潭,后流传为铁砧潭延续至今,潭边立有铁砧古庙一座。

2.纱帽岭上传忠节莲塘塘背小组有400余年树龄的柏树2棵,树高20余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与桃江交界处坐落有一纱帽岭,山势险峻,形如纱帽,因而得名纱帽岭。相传元末时龙南县尹陈泰率兵征剿匪信邑洞寇,战死于洒源犁壁岭,后葬于纱帽岭,朝廷谥封忠节公,包括莲塘曾氏开基祖子贵公去世后都安葬于此。

四、经济概况

1.产业发展情况莲塘村一直以来都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龙南有句俗语“江东马蹄莲塘蔗,萝卜青菜水西坝”在六、七十年代老少皆知,由此可见,当时的莲塘依靠肥沃平坦的土地,发展种植甘蔗的农业产业有多么的兴旺,后来在全县大力发展蚕桑种植的时候,莲塘村也积极响应号召,动员全村的多个小组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近年来,莲塘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等新兴产业,逐步打造形成了“山上脐橙独秀,田间果蔬争先”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引导本地农户自行发展,引入农业产业大户等方式,发展有脐橙种植80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800余亩,草莓、葡萄、火龙果等500余亩,玉米种植600余亩。因地处城郊,交通便利,村民多至县城工业园务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人均收入6000余元,部分本村农户集中流转村内土地发展了农业产业。

2.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全村建有新型建材厂5家,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31.4万元,主要来源为建材厂管理费、光伏发电费用和“百村创业”店铺租金。

五、工作特色

自换届以来,莲塘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事业均有了一定的发展。一是围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了一定规模的蔬菜产业基地并重点打造了火龙果、草莓等特色城郊采摘旅游农业;二是依托上级对省级贫困村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着力提升了全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村内17个小组主干道均通水泥路,产业园周边小组道路更铺设有沥青路,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完善;三是通过光伏发电收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全村划分为20个网格,聘请贫困户为卫生网格员,实行绩效考核,实现全村环境卫生水平提升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模式;四是通过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自行发展产业或就近到产业园务工,帮助贫困人员增收脱贫;五是积极开展了并组社区试点工作,将产业园周边小组并为“永莲社区”,并通过曾氏祠堂建设了莲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方便了群众办事,传承了莲塘优良传统。

相关文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