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执行效果评估

龙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报告

访问量:

龙南市位于江西最南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广州260公里、深圳340公里,赣深高铁通车后,将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总面积16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4万人,其中脱贫人口763326203人,分布在17个乡(镇、场、管委会)107个行政村(社区)防返贫监测对象3821215人,“十二五”、“十三五”脱贫村各22个,已选定省级重点帮扶村13个,赣州市级重点帮扶村15个,龙南本级重点帮扶村19个。今年8月,龙南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做法在国家发改委政策指引中印发,并在全国转发学习。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今年以来,龙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赣州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扎实推进责任、政策、工作、成效巩固等的全面对接、有机衔接,并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积极探索龙南特色路径,持续抓巩固、促提升。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四个着力”。

(一)着力集结最优兵力向巩固脱贫成果领域凝聚。把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秀的干部派到巩固脱贫成果主战场,持续做到尽锐出战。组织领导始终坚实有力,成立了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巩固脱贫成果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调度。安排1委副书记1名市政府副市长,主抓巩固脱贫成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三组”,由责任市领导任组长,狠抓工作落地见效每个乡镇安排1-2领导挂点每个省、市重点帮扶村安排1名市领导挂点,协调推进乡村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结对帮扶保持倾情倾力,采取结对帮扶与联系帮扶相结合方式,组织了2471名帮扶干部与脱贫户、监测对象“结对子”,做到常态关注、定期联系。向54个村(社区)择优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159名(含第一书记54名),组建53个乡村振兴工作组,实现107个有帮扶任务村(社区)全覆盖同时,严格执行每季帮扶工作日制度,确保帮扶有时间、干部有精力、工作有落实攻坚作风持续添薪续力,以高压态势,强力推进秋冬行动,先后9次召开专题调度会,从行业部门和乡镇抽调48名乡村振兴干部组建6个交叉督导组,从乡村振兴局等重点行业部门抽调干部组建3支专项督导组,不定期开展暗访督导,并实行月排名、月评比,形成齐抓共管、你追我赶浓厚氛围。坚持开展培训教育,通过邀请专家授课、行业部门讲解,业务知识测试,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知识弱项,成为“行家里手”、“施工队长”,累计开展龙南市级层面培训6次,培训891人次。

(二)着力整合最好资源向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倾斜。有力保障巩固脱贫成果资金投入,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政策优先落实。投入力度增,市财政每年按逐年递增的原则安排配套资金。2021年,全市共投入衔接资金11278万元,较上年增长27.47%,其中本级配套2300万元,较上年增长4.55%;产业类项目资金5647.1167万元,占比50%,并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等各类资源,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格局。项目安排准,对照巩固脱贫成果、重点村建设指标要求,按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及脐橙、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发展类项目31个,基础设施提升类项目55政策效果实,聚焦五保障,持续“1+N帮扶政策体系,并对政策进行全面评估、调整优化,确保政策帮扶到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一是筑牢住房饮水安全基础线。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员,每月一监测,并开展分类整治。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实行月监测、月调度,开展水质检测337,整合资金1631.76万元,实施农饮提升43处。二是深化教育帮扶关键点。将加强政策宣传穿始终,对教育资助全面筛查、逐项过关,发放各类教育补助15376人次约1105万元。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督导不断提升送教上门工作质量,送教上门学生49人。三是突出健康帮扶服务优。深化“四道医疗保障线”“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制度,将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简化门诊特殊慢性病办理手续,累计申办5366人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6个,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4896名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务。全市55家公立村卫生室严格落实坐诊或巡诊制度,并择优聘用68名医务人员。四是织密兜底保障暖心网。实施低保动态管理和提标提补,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515/月,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670/,其中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人员提高到995/。开展常态化实地排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享受低保、特困或实施临时救助的有40287810人,办理残疾人证3472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9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629做到应补尽补、精准施补。

(三)着力集中最强火力向巩固脱贫成果提质聚焦。注重在扶持稳岗就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易地搬迁后扶上下功夫,力争收入稳定增长。稳岗就业有平台,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众多、用工需求量大工业优势,抢抓工业倍增升级关键期,出台系列招工用工硬核措施,积极推行5+3+2”招工模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约1.37万名。引导创办就业帮扶车间35个,吸纳各类就业困难人员1294人,发放车间岗位补贴约116万元,发放运行费补贴约39万元。积极整合农村保洁、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102,发放岗位补贴约818万元。发放交通补贴2006人,补贴金额97.27万元不断加大“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力度,发放“雨露计划”培训补助855人次240.6万元,做到应享尽享。致富增收有产业,发挥临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优势,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标准建设供港澳蔬菜、蔬菜高效种植、山苏特色蔬菜、精品脐橙等蔬菜、脐橙基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建设带贫经营主体286个,联结带动户数7323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12万元。发挥金融杠杆撬动作用,发放各类农业贷款816,放贷资金约21300万元。鼓励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村级电站22座,新增收益资金180万元。依托旅游带动增收作用,打造围屋民宿、虔心小镇、正桂美丽乡村等乡村旅游点。大力实施“一村一店”工程,购置107间商业店铺建设“百村创业园”,每村年均可增加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深化消费帮扶,建设消费帮扶馆2家,认定帮扶产品104个,销售帮扶产品约13000万元。搬迁后扶有良方,结合市乡村三级梯度安置特点,从“一个体系、三套制度、四项帮扶、五类台账”着手,积极推行市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乡镇驻村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制度。严格执行“月回访、季巡查”制度,动态监测13024552人搬迁群众基本情况。针对2个工业园区安置点新圳花苑、金塘花苑,结合“党建+”,完善移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提供就业服务咨询、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针对43个乡镇安置点,安排资金230万元因地制宜推广“微田园”,安排690万元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四)着力激发最强动力向巩固脱贫成果增效汇聚。从做好“四线”入手,广泛激发干群投身巩固脱贫成果事业,引导群众在感恩奋进中改变精神面貌,激发内生动力。守好监测帮扶“底线”。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一票否决项,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作用,立足“三线四到位”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开展防返贫监测培训会、印发宣传单、张贴二维码以及入户走访,定期开展监测帮扶“回头看”,并对监测对象开展精准施策,坚决杜绝出现规模性返贫。今年以来,新增纳入监测范围的对象共155536人,消除风险826人。严设管理考核“导线”。以红黑榜闭环式管理制度为抓手,压实分管市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驻村帮扶单位以及乡村两级工作责任,并根据巩固脱贫成果方面问题的情节轻重,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对乡镇年度高质量考核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单项工作中分值占比最高,比其他单项工作占比最多高出11.5%;在对市直单位年度高质量考核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分值也属于最高行列,并设立了专门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建立正反激励“标线”。大力推行爱心积分超市,通过“劳动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的方式,引导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通过践行文明行为、自立自强来兑换相应奖励,激发内生动力,累计设立爱心公益超市32所,接受捐赠物品折合资金约80万元。同时,通过发布一批红黑榜,宣传一批典型,让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有标杆、有约束,强化示范引领,曝光负面典型,累计宣传上稿约40篇。

二、特色做法

(一)用“三化”打牢巩固脱贫成果“基础桩”

龙南以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目标任务,下足绣花功夫、坚持苦干实干,立足巩固脱贫成果“三化”建设,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乡村建设“一体化”实施。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统筹抓好乡村建设。在组织保障上,先试先行、以点带面,明确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挂点抓好易地搬迁安置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点、产业发展点建设。每月开展“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现场“比一比、看一看”,并在年底组织开展现场考核打分。在资源保障上,统筹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等项目资金,运用“推磨转圈”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个乡村振兴建设整合资金300万左右。同时,借势周边资源,融合当地文化,打造一批集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体验、康养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建设在措施保障上借助各方专业力量,在建设当中,有效融入客家文化,推行“新客家风”,提高整体标准,建设有生命力、有灵魂的秀美乡村

2.红黑榜管理“制度化”推行。专门印发红黑榜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闭环式监督管理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严格管理措施。明确行业部门、驻村帮扶单位以及乡村两级工作责任,采取“负面清单、督导推进、日常督办、重点盯办、排名评比”五项举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严格处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分类处理,对问题不重、情节较轻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对问题较多、情节较重的纳入黑榜管理。同时,实行正向激励,对工作表现好的列入红榜表扬,纳入年度考核加分项目。严格结果运用。列入“黑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将在全市“六大主攻方向”工作调度会议上作表态发言,并约谈追责。目前,已发布一期黑榜。“红黑榜”管理情况与项目资金分配、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3.户村乡资料“标准化”建设。参照脱贫攻坚期做法,建立规范化建档流程,进而提升数据质量,夯实帮扶成效。在户级层面,规范建设“三个一”,即“一牌”,结对帮扶联系牌,驻村第一书记公示牌或乡村振兴工作组长公示牌;“一卡”,监测对象收入信息和政策享受公示卡;“一册”,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走访登记手册。在村级层面,规范建设“五个一”,即“一牌”,挂牌乡村振兴工作室;“一柜”,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档案柜;“一档”,巩固脱贫成果归档资料;“一制度”,防返贫监测纳入、入户走访等制度;“一公示”,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监测对象信息及申报二维码。在乡级层面,规范建设“四个一”,即“一牌”,挂牌乡村振兴工作站;“一柜”,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档案柜;“一档”,巩固脱贫成果归档资料;“一制度”,分析研判、机构组建等制度。

(二)“四个一批”构建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帮扶网

为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龙南市结合当地实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通过构建覆盖市、乡、村三级易地搬迁就业帮扶网,有力促进2100名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

1.摸清就业底数,就业培训服务促进“一批”。从摸清家底、就业宣传、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搬迁群众“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就业服务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一是组织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定期开展大数据比对,动态监测1302户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就业情况和就业需求,并摸清安置点周边农产品供应基地、乡村旅游点等产业基地就业需求情况和可向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个数,确保“人岗匹配”。二是健全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安置点信息公开栏等多种方式,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确保搬迁群众至少获得3个以上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三是进一步丰富就业培训内容,让搬迁群众既可选择电焊、厨师、保洁、月嫂等技能培训,也可选择就业观念等引导性培训。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后续服务,广泛推介产业基地招工信息和就业产业扶持政策,带动340余名搬迁群众发展产业或在产业基地务工。

2.注重发挥优势,园区需求解决“一批”。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众多、用工需求量大的优势,精准摸排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需求,发动安商单位和乡镇开展招工行动,在搬迁群众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入企进厂,带动约600名搬迁群众在园区就近就业。对新招入厂的搬迁劳动力,将园区划分成13个网格,安排基层干部做好稳岗工作,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动态监测上岗信息,对未及时上岗的搬迁群众,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一对一”动员返岗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确保“招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同时,通过由本地财政出资给予园区企业招工宣传补贴或乡镇招工奖励的方式,强化园区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园区企业主动引导搬迁群众进厂务工。

3.推行政府创办,帮扶车间吸纳“一批”。结合本地搬迁梯度安置特点,以扶持搬迁留守劳动力就业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共发展34家帮扶车间,受益范围覆盖全市45个集中安置区,人均可增收500/月。在市级层面,采取“政府出资、企业运作、财政兜底”的方式,创办了1家集培训、就业、创业一体的市级就业示范基地,可容纳就业人员近千人,覆盖工业园区以及周边乡镇安置点。此外,在安置规模800人以上的新圳花苑安置点,利用闲置店面引进“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福利厂”,用于解决因需照顾家庭等进厂务工有难度人群的就业问题,累计带动就业约100人次。在乡村层面,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和保留的生产用房,以村委会作为运作主体,乡政府、村委会和结对帮扶单位三方共同投资建设,选取容易上手、货源稳定的订单,实行定点加工和外发家庭式的就业形式,在乡村安置点周边发展了33个包村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约500人次。

4.积极整合资源,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针对少数因年龄偏大或身体残疾等因素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搬迁劳动力,立足“三个注重”精准发力,打通搬迁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注重优先保障搬迁群众就业需求。通过整合山林防护、乡村公路养护等开发公益性岗位约2000个,优先向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提供安置岗位376个,占公益性岗位总数约20%,实现应就业尽就业。注重岗位设置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坚持按需设岗、人岗相宜的原则,将集中安置点社区管理服务与公益性岗位设置有机结合,确保每个安置点至少有1个公益性岗位用于设置社区专职管理或保洁岗位,实现健全社区管理和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双赢”。注重加强公益性岗位后续管理。采取全日制工作与半工半农相结合的方式,灵活界定岗位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间,建立健全岗位考勤等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公益性岗位动态调整管理。

(三)“民宿+”厚植脱贫质量提升新沃土

近年来,龙南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持续唱响“围美龙南、客迎天下”品牌,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深挖乡村旅游民宿资源,做好巩固脱贫成果结合文章,规划建设了包括“围屋民宿小镇”在内的4大高端民宿集聚区,精心打造了正桂民宿村。今年,先后入选省级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美丽宜居示范县”。

1.民宿+打造重点帮扶村。在建设重点帮扶村过程中,将全域观念贯穿始终,整合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圩镇整治各类涉农资源,综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植入古朴客家文化元素,把有温度、有灵魂、有情怀的民宿体验融入其中,做到“面子”“里子”双提升,打造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武当镇不仅是乡村振兴示范点,也是今年重点打造的圩镇建设点,整合南武当山景区、梦里桃乡鹰嘴桃产业基地、岗上围屋群等多方面资源,精准定位、合理布局,建有南武当山民宿集聚区、梦里桃乡民宿集聚区,并探索“民宿+景区”的捆绑销售,“民宿+旅行社”的合作经营,实现家家有民宿、户户有收入,逐步推动民宿转型升级,带动“五美”乡村初步成型。

2.民宿+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当地丰富民宿特色产业,村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盘整各类资源,在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产业基地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发挥党员在土地流转、房屋租赁方面的带头作用,并通过争取资金投入配套设施建设方式,村集体每年可获取一定比例的分红。渡江镇玫花渡是以花卉苗木为支撑,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民宿旅游为一体的循环综合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在合作社成立专门的党支部,已带动10多名党员投身基地建设,为4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此外,玫花渡每年按投入项目资金8%的比例分红给村集体,村集体每年可获得24万元经济收入。

3.民宿+促进家门口增收。通过“公司+农户”型、“合作社+农户”型、“协会+农户”型等民宿发展模式,鼓励组建民宿联盟体,支持群众通过资本入股、场地出租等方式进行合作经营,集中连片发展民宿集聚区,统一开展营销服务,促进民宿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助推群众“足不出户”实现稳定就业、稳步增收。里仁镇正桂村是“十四五”省级重点帮扶村,建有花漾年华、钱苑后院、雅一居等十多家民宿,以民宿产业为重要抓手,带动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餐饮等各个行业的同频共振。如豆一碗·逗留一晚民宿是由本地村民在公司引领下建设而成,集民宿与客家小吃为一体,不仅住宿古朴精致,并能体验舌尖上的龙南,继而带动更多群众就业。

相关文章

关键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